当病人检查出骨肿瘤或者骨占位时,患者和其家属应该最关心的就是,该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因为这良、恶之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治疗方案,花费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诚然,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而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都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办法。本文就为大家科普一下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的区别及辨别手段。
一.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除位置浅表者外,早期不易察觉,肿瘤开始长大压迫症状出现或出现病理性骨折时才被发现。良性骨肿瘤对周围组织影响不大,关节很少受累。而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病史短,增大的包块可有皮温增高和静脉曲张。而位于长骨骨端,干骺端的恶性骨肿瘤可能导致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
二.疼痛及全身症状
疼痛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症状,原发性和继发性都会有疼痛。开始时为间歇性,后来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夜间明显,影响睡眠及生活,需要服用镇痛剂。晚期恶性骨肿瘤出现转移及贫血,恶病质等全身症状。良性骨肿瘤则相比而言温顺的多,一般其病程缓慢,没有痛感或稍有不适,很多患者都是出现病理性骨折时才发现骨肿瘤的存在,此类也大多为良性病变。
三.影像学鉴别(影像学结合发生部位,发病年龄等)
骨病诊断离不开放射学检查,X线、CT、MR等放射学技术可以明确骨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密度、性质和肿瘤对宿主骨的影响。也就是说,这时候,我们才真正看清楚骨肿瘤的面貌了!如同影视作品中好人和坏人都有不同的形象,良性和恶性骨肿瘤一般在影像学上也有不同的特点。良性骨肿瘤形态规则,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界限清楚,以硬化边为界,骨皮质因膨胀而变薄,但仍保持完整,无骨膜反应,恶性肿瘤的影像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溶骨现象较明显,骨质破坏,变薄,断裂,缺失,原发性恶性肿瘤常出现骨膜反应,其形状可呈阳光放射状,葱皮样及三角形改变。形象的来说,“守规矩,形态规则,界限清楚”很可能属于良性,“不守规矩,边缘模糊,骨膜增生变形”很可能属于恶性。除此之外,PET_CT可以在全身扫描恶性肿瘤,对继发性性骨肿瘤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四.组织学检查(金标准)
以上都是骨肿瘤良、恶之分的辨别手段,但是这并不是我们确诊的金标准。所谓人不可貌相,有时候表现不典型的恶性肿瘤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和良性肿瘤很相似,只有取到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才能在“火眼金睛”下辨明真身,然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遗憾的是,纵使病理诊断是金标准,但是,病理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如疲劳骨折、骨化肌炎容易误诊为骨肉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的棕色瘤易误诊为巨细胞瘤;软骨来源的肿瘤难以区分良恶性等。
疾病的诊断不能由单一方面就下定论,要全面的结合病史、症状、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诊断。目前,骨肿瘤还没有相关的肿瘤标记物,相信不久的以后,血液样本就可以作为诊断恶性骨肿瘤的手段之一,造福患者。
周光新
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
首席医疗专家
医院骨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
医院骨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专业特长: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复杂四肢骨折治疗。
承担科研任务(课题):以 申请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国家博士后面上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各1项;以第二申请人完成江苏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南京*区创新人才课题各1项。主编《新编骨科疾病临床诊治》、《骨创伤临床诊疗与脊柱外科学》;担任《实用骨科诊疗学》、《奈特简明骨科学彩色图谱》编委。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骨瘤委员会骨盆肿瘤学组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青年骨科医师联盟常务委员;医院学会首届骨科创新与转化委员会骨肿瘤外科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首届骨质疏松分会骨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骨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届全*骨科专业委员会骨肿瘤学组委员兼秘书;第二届江苏省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第四届江苏省骨科专业委员会骨肿瘤学组委员兼秘书;第十一届南京*区骨科专业委员会骨病肿瘤学组委员。
获得荣誉:年中国医师协会先进工作者;年、年刘志红青年医学奖;荣立三等功1次。
征稿
长期征集:医疗公益活动、医*信息评论、医药科普文章的等方面稿件。
欢迎您投稿交流!
投稿邮箱:yishizhiyuanz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