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和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不以为然,结婚就有家,家可不就是每个人的“窝”吗?可最近朋友的身上发生的事,有力向我论证了,这句话简直就是真理!
我和罗姐曾经是同事,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刚结婚没几年。
那时的罗姐,长相俊好但婚姻不幸,老公经常醉酒且常去单位找她吵闹,最厉害的一次是两人吵架后,罗姐把床铺搬到单位宿舍打算分居,她老公霸横赶到宿舍把铺盖从五楼扔了下去。
这样的婚姻肯定是维持不下去,忍无可忍的罗姐坚决离了婚,代价是是女儿随她爸自己则净身出户。
后来我离职了,不再和罗姐同事,偶尔说朋友说罗姐又嫁人了,听说现在的老公对她很好,家庭很幸福,唯一的遗憾是前任婆家不让她探视女儿。
没想到多年不见罗姐,再见她却是这样一种情形:她一脸无助的坐在路边,身边堆着大小包裹。
我问罗姐去哪?我送她。
没想到罗姐两眼泛泪说自己无家可归。
罗姐说第二次婚姻还算不错,丈夫对她可以,因为带的小男孩听话懂事,两人婚后再没生育。
心底善良的罗姐对丈夫的孩子视如己出,一直抚育他到结婚生子,甚至服侍现在的小孙子都2岁了。
平静的生活这样下去也挺好,谁知道丈夫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最后还是撒手人寰。
丈夫走了三个月,儿子和儿媳上门通知罗姐,她住的房子卖给别人了,她必须搬出去。
罗姐这才知道,老公在世时把他名下的房子过户给了自己儿子。
情急之下,罗姐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儿,去年她和女儿联系上了,有彼此的联系方式。
电话拨出去,刚“喂!”了一声,电话就挂断了,再打就无法接通,她被拉黑了。
现在的罗姐没有积蓄,没有住处,一个月块钱的退休工资是她的唯一依靠。
看着罗姐一脸的焦虑,我安慰她:“别急,方法总比困难多!”说话间我翻开手机通讯录。
打了几通电话,联系了不少朋友,终于给罗姐联系了一个能长期住的住所,然后以很低的费用租下来。
罗姐总算安定下来,她不停的对我道谢,而我真的觉得没什么,这仅是对朋友的举手之劳。
驱车往后赶的路上,我越想越为罗姐不平:心地善良的她为啥命运多舛?第二任丈夫和她也是厮守多年,为啥不给她留个住所不留她个后路?一手拉扯大两代孩子的她,怎么就不能被感恩善待?
还有自己的亲生女儿,即便母未养你但她生了你,没有养之恩但有生育之情,再不济也没有拉黑她的道理啊?
我越想越忿忿不平,罗姐不该善良到忘我,对身边人都好,唯独忘了她自己!
俗话说:“要饭也一定得有个放棍的地儿!”意思就是说无论如何,都得有个自己的“窝”!
所以,善良要有度,善待自己是底线!
(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