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就好了……”明明内心非常渴望别人的帮助,却宁可承受无助的煎熬,也不愿意张开嘴巴,向别人发出求助的信号。
“再过15分钟,我就打电话给XXX,让他帮我一下。”一个钟头过去了,通讯录都翻了几遍,号码也调出来N多遍,却迟迟拨不出去。
偶尔,终于克服了内心的懦弱,连接上了你非常崇拜的人,想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聊了几分钟,却发现自己词不达意,不能清楚地阐述如何让牛人帮助你。心里那个尴尬啊……
这边,自己在求助的路上屡屡受挫,却发现总有人那么容易就获得别人的帮助,好像遇到的贵人也多,进步更是指日可待。
内心更焦虑了吧?还有些小小不平静了吧?
别着急,建议你读读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海蒂.格兰特写的一本书《如何正确求助》。
这本书借助丰富的案例和实验数据,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克服求助窘境的方法和技巧。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心理建设的角度告诉我们,人们为什么普遍讨厌求助;第二部分阐述了正确的求助方式;第三部分,如何营造好的环境,让别人愿意帮助我们。
01那些关于求助的真相,你必须知道
(1)人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喜欢帮助别人
为了搞清楚人们帮助别人的意愿如何,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拉格姆开展了一项“地铁研究”。
他让学生们乘坐纽约市最拥挤的地铁,并随机向别人请求让座。尽管学生们求助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实验的结果却超出人们想象的乐观,有68%的人愿意让座。
当然,在生活中总会有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帮助他人。但实验的结果,还是足以表明,向别人求助,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2)比起你帮助的人,帮助过你的人会更喜欢你
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比之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于帮助你。
这句话来源于富兰克林向别人求助的一个故事。
年,富兰克林被选为州议会秘书,第二年,富兰克林再一次被提名时,遭到了一名议员的强烈反对。
富兰克林不喜欢那位议员对自己的异议,又很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但是富兰克林又不想以卑躬屈膝的姿势获得他的青睐。
一段时间后,富兰克林想到了一个方法。
他得知那名议员的图书馆有一本珍藏书,就写了一张字条,向他借阅这本书,没想到那名议员同意了。
富兰克林一周后把书还给了议员,还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一来二往之下,两人关系得到了缓和,并最终发展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正如书中所说,“对于提供帮助的人来说,他们极其追求认知的一致性。在帮助别人后,他们只会耿喜欢,而不是不那么喜欢他们帮助过的人。”
(3)帮助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愉悦
幸福是人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幸福感和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而为别人提供帮助能极大地提升自己的价值感,会让自己从不开心变得开心。
关于抑郁者治疗,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个著名的“14天治愈疗法”。
一天,一个极度抑郁的女士前来向阿德勒求助,请阿德勒治愈她的抑郁症。
阿德勒说:“如果你遵从我的建议,你的抑郁症便可以在14天之内治愈。”
女士迫不及待地想听到阿德勒的建议,但阿德勒的答案却出乎人的意料,他认真地对女士说:“如果你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事,坚持14天,你的抑郁症就会消失了。”
女士说,为什么是我帮助别人,而不是别人帮助我呢?
阿德勒幽默地对女士说,那你可能需要坚持做21天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越痛苦的时候,越应该去帮助别人。
书中说,帮助别人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它能改善悲伤的情绪,让我们很
好地让摆脱愧疚,能让我们容光焕发,让这个世界看起来不那么糟糕。
02得到帮助的四个步骤,你得牢记
(1)请别人意识到你可能需要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注的事情要做,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放在自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liding.com/zqgrl/1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