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肉瘤早期 > 骨肉瘤检查 > 正文 > 正文

病理学第六章肿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31 10:49:31
白癜风封闭针 http://baidianfeng.39.net/bdfzz/cjzz/

肿瘤性增殖vs非肿瘤性增殖:

膨胀生长~实质器官;

外生生长~软骨;

如果生长在实质器官,周围组织可以包裹肿瘤,就可以膨胀性生长;

骨骼之类的缺乏大量的实质,就不能完全包裹住肿瘤,就外生性生长;

骨软骨瘤,外生软骨帽;

软骨瘤,内生蜂窝;

骨软骨瘤:

是一种常见的、软骨源性的良性肿瘤;

骨软骨瘤位于骨表面,为骨性突起物,呈外生性生长;

注意:

恶性肿瘤的体积,是肿瘤分期(早期、晚期)的一项重要指标;

肿瘤的实质vs间质:

实质

间质

组成

肿瘤细胞

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细胞;

意义

肿瘤细胞的细胞形态、组成的结构、产物,是判断肿瘤的分化方向、进行肿瘤组织学分类的主要依据;

肿瘤间质构成的微环境,

对肿瘤细胞生长、分化、迁移有重要影响;

是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主要因素;

支持、营养肿瘤实质;

参与肿瘤免疫反应;

注意

间叶组织:纤维组织、脂肪、肌肉、血管、淋巴管、骨、软骨组织;

肿瘤的分化vs异型性:

分化

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形态、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

相似的程度即分化程度;

肿瘤组织结构、细胞形态,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异型性是肿瘤组织和细胞出现成熟障碍、分化障碍的表现,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

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可很小,但有不同程度的结构异型性;

恶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结构异型性都很大;

未分化肿瘤:分化极差,以致

无法判断其分化方向的肿瘤;

间变性肿瘤:有间变特征的肿瘤,多为高度恶性肿瘤;

间变:很明显的异型性;

未分化癌:形态或免疫表型可以确定为癌,但缺乏特定上皮分化特征的癌;

未分化肉瘤:形态或免疫表型

可以确定为肉瘤,但缺乏特定

间叶组织分化特征的肉瘤;

结构异型性

细胞异型性

肿瘤细胞形成的组成

结构,在空间排列方式上

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

细胞体积异常;

肿瘤细胞的大小、形态很不一致,如多形性、瘤巨细胞;

肿瘤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质比↑;

核的大小、形状、染色差别较大(核的多形性),出现巨核、双核、多核、奇异形核;

核内DNA常增多,核深染,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常堆积在核膜下;

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增多;

核分裂象增多,出现异常核分裂象,如不对称核分裂、多极性核分裂等;

恶性肿瘤细胞根据其分化的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异型性;

总体来说,恶性肿瘤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可有内陷或外凸,使核形不规则甚至形成怪形核,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增多;

胞浆内的细胞器常有数目减少(∵恶性肿瘤细胞在增值分裂的过程中,合成自身增生和分裂的细胞器增多、但合成外输性蛋白质的细胞器减少,细胞器的总数目是减少的;

∵细胞器只有在分化成熟的细胞才有,而肿瘤的恶性程度跟分化成反比,所以肿瘤越恶性,就越要去分化(间变性肿瘤),所以细胞器减少)、发育不良或形态异常;

细胞连接常有减少,有利于肿瘤浸润生长;

以上异型性改变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准,但不具有特异性(在良性肿瘤中也可有不同程度的肿瘤异型性);

超微结构是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目前尚未发现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特殊超微结构的改变;

肿瘤的倍增时间vs生长分数vs血管生成vs演进、异质性:

倍增时间

生长分数

血管生成

演进、异质性

倍增时间:

细胞分裂繁殖成为2个子代细胞所需的时间;

生长分数:

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的比例;

肿瘤有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

肿瘤细胞本身、炎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能产生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诱导新生血管生成;

恶性肿瘤侵袭性增加的现象,叫肿瘤的演进;

表现:生长速度↑、浸润周围组织、发生远处转移;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主要不是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缩短引起的;

生长分数高的肿瘤,

对于化疗敏感;

肿瘤细胞本身可形成类似血管、具有基底膜的小管状结构,可与血管交通,

作为不依赖于血管生成的肿瘤微循环、微环境成分,称为血管生成拟态;

肿瘤的演进,与肿瘤获得越来越大的异质性有关;

间变: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和组织倒退分化,返回到原始幼稚状态;

间变性肿瘤:高度恶性;

交界性肿瘤:介于良恶性之间;

间变→异型性,肿瘤和正常细胞不一样;

演进→异质性,肿瘤细胞之间越长越不一样;

异质性:指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群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侵袭性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过程

肿瘤细胞间的差异;

异型性:肿瘤细胞的大小不一、肿瘤细胞核染色体深浅不一

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差异;

正常组织与肿瘤鉴别看异型性;

良恶性鉴别看转移;

恶性程度看核分裂;

注意:

良性: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肌母细胞瘤、脂肪母细胞瘤;

脑膜瘤、脊膜瘤;神经鞘瘤;纤维腺瘤、多形性腺瘤;

恶性: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

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绿色瘤;Bowen病(皮肤的恶性肿瘤);蕈样霉菌病(皮肤T细胞来源的恶性淋巴瘤);

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

非真性肿瘤:迷离瘤、错构瘤、血管瘤;结核瘤,动脉瘤,炎性假瘤;

注意:迷离瘤:指分化正常的组织误位于异常部位而形成的包块;

错构瘤:是由与所在器官相同的组织构成,但结构紊乱比例失常而形成的包块;

恶性的:

带颜色的:绿色瘤,黑色素瘤,白血病

带人命的:霍奇金病,鲍文病

还有两个精原细胞瘤和淋巴瘤;

再加一个无性细胞瘤;

母细胞:

记良性的“吃排骨”:有骨头,有软骨,有肌肉(骨,软骨,肌母细胞瘤);

剩下的母细胞瘤都是恶性的;

葡萄胎良性(还有神经鞘和间皮瘤),侵蚀了就是交界性(顺便加个骨巨细胞瘤);

注:间皮瘤多发胸膜腹膜,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多见,但题里都算良性;

XX瘤一般是良性肿瘤,但下面这些XX瘤是恶性的:

大多数母细胞瘤是恶性的(除了骨、软骨、肌、脂肪母细胞瘤为良性以外);

黑色素瘤;绿色瘤(本质是粒细胞肉瘤);

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颗粒细胞瘤;支持-间质细胞瘤;内胚窦瘤(卵黄囊瘤);

淋巴瘤(注意不是淋巴管瘤,这个是良性的,但这个呈浸润生长,所以切除易复发);

骨髓瘤;脊索瘤;尤文肉瘤;

瘤一般都是肿瘤,但下面这些瘤并不是:

粥瘤(实则是粥样斑块);

动脉瘤(注意不是血管瘤,它是良性的,但呈浸润性生长、所以切除易复发);

室壁瘤(和动脉瘤原理一样只不过上面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这个见于心肌梗塞、心肌炎);

结核瘤(又叫结核球,是被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错构瘤(是生长发育中发生了错误的排列组合构成错了);

迷离瘤(是正常组织不小心位于了异常部位,比如脖子上出现了个胰腺);

炎性假瘤(是一般的慢性炎症);

提醒:畸胎瘤:默认指良性,恶性或未成熟畸胎瘤才是恶性;

大多是2-3个胚层,也可以是单胚层构成(皮样囊肿);

实性癌=单纯癌:

属于低分化的腺癌,恶性程度较高;

多发生于乳腺,少数可发生于胃及甲状腺;

癌细胞呈条索状排列,癌巢内无或很少有腺腔样结构,细胞异型性高,核分裂象多见;

分级: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的数目;I级高分化;II级中分化;III级低分化;

分期:生长范围、播散程度;TNM分期;

肿瘤的良恶性,是指生物学行为的良恶性;

临床医生来分期,病理医生来分级

分期:是临床医生干的,主要看表现(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是否累及淋巴结);

分级:是病理医生干的,主要看玻片,看分化,描述其恶性程度;

注意:关于肿瘤细胞浸润及转移能力属于分级,是针对肿瘤细胞的;

癌前病变:

大肠腺瘤(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的机会更大);

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DH(多见于40y左右的妇女,易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

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慢性幽门杆菌性胃炎与胃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发生的B细胞淋巴瘤、胃腺癌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可发展为肠腺癌);

皮肤慢性溃疡;

黏膜白斑(多见于口腔、外阴;可转变为鳞癌);

非典型增生vs异型增生vs原位癌vs上皮内瘤变:

非典型增生

异型增生

原位癌CIS

上皮内瘤变

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

描述与肿瘤形成相关的非典型增生;

通常用于上皮的病变,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

常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

也称为上皮内癌;

描述上皮的异型增生、原位癌;

多用于上皮的病变;

包括被覆上皮(鳞状上皮、尿路上皮)、腺上皮(如乳腺导管上皮、宫内膜腺上皮);

常见于鳞状上皮、尿路上皮被覆的部位,如子宫颈、食管、皮肤、膀胱等;

也可见于鳞状化生的黏膜表面,如鳞化的支气管黏膜;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

既可见于肿瘤性病变,也可见于修复、炎症等情况(即反应性非典型增生);

异型增生的上皮,具有细胞、结构异型性,但并非总是进展成癌;

导管原位癌=导管内癌:

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癌变,但未侵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者;

肿瘤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物:

AFP

胎肝组织、卵黄囊;

肝细胞癌、卵黄囊瘤;

降钙素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甲状腺髓样癌;

PSA

前列腺上皮细胞;

前列腺癌;

PLAP胎盘碱性磷酸酶

生殖细胞肿瘤;

CgA嗜铬粒蛋白A

神经内分泌细胞;

神经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

神经内分泌瘤

Syn突触素

神经元、神经内分泌细胞;

神经元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黑色素瘤

S-

神经组织、脂肪组织、Langerhans组织细胞;

神经鞘瘤、脂肪组织肿瘤、黑色素瘤;

HMB45

黑色素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PEC瘤;

EMA上皮细胞膜抗原

上皮细胞;

癌、脑膜瘤;

细胞角蛋白

上皮细胞、间皮细胞;

癌、间皮瘤;

结蛋白

肌细胞;

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

肉瘤(平滑肌)

SMA平滑肌肌动蛋白

平滑肌细胞、肌成纤维细胞;

平滑肌肿瘤、肌成纤维细胞肿瘤;

GFAP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胶质细胞;

星形细胞瘤;

Ki-67

增殖期细胞(细胞增殖活性标记);

CD3

T淋巴细胞;

T细胞淋巴瘤;

CD45RO

CD20

B淋巴细胞;

B细胞淋巴瘤;

CD79a

CD15

粒细胞;

R-S细胞(霍奇金淋巴瘤)、一些腺癌;

CD30

R-S细胞(霍奇金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胚胎癌;

肉瘤(内皮)

CD31

内皮细胞;

血管肿瘤;

CD34

血管肿瘤、胃肠间质肿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淋巴瘤

CD45=LCA白细胞共同抗原

白细胞;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CD68

巨噬细胞;

CD99

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NE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癌KeratinEMA(ke可爱)

肉瘤LCA(-)liu其余为±

淋L巴瘤LCA(+)其余为-

黑色素瘤HMB45、S-合起来就是黑色

LCA是扁豆素:淋巴瘤LCA(+),想想淋巴结肿大,是不是像扁豆一样,所以阳性;

肉瘤,肉就是蛋白,LCA扁豆不是肉,是素食,所以LCA(-);

角蛋白=上皮组织来源;角蛋白阳性是癌;

波形蛋白=间叶组织来源;波形蛋白阳性是肉瘤;

两者都阳性是癌肉瘤;

角蛋白、波形蛋白、前列腺特异性蛋白:可见于癌变组织、分化成熟的正常组织(细胞);

角蛋白→正常上皮组织;

波形蛋白→正常间叶组织;

前列腺特异性蛋白(抗原)→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

甲胎蛋白AFP:可见于胎肝细胞和肝细胞癌中;

癌胚抗原CEA:可见于大肠癌和胰腺癌中;

肿瘤扩散: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点;

局部浸润、

直接蔓延

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边缘窦→整个淋巴结→侵出被膜→下一站淋巴结→胸导管→入血,发生血道转移;

多经静脉入血,少数可经淋巴管直接入血;

胸腹腔等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

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道转移;

肉瘤常见血道转移;

注意:

有时肿瘤可越过引流淋巴结,

发生跳跃式转移、逆行转移;

注意:

胃肠道肿瘤:左锁骨上淋巴结;

肺肿瘤:右锁骨上淋巴结;

侵入体循环静脉的肿瘤:经右心到肺,如骨肉瘤肺转移;

侵入门静脉的肿瘤:先发生肝转移,如胃肠道癌的肝转移;

原发性肺肿瘤、肺内转移瘤:直接侵入肺静脉或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经左心随主动脉到达全身,常转移到脑、骨、肾、肾上腺;即上述器官的转移瘤常发生在肺内已经有转移之后;

侵入胸、腰、骨盆静脉的肿瘤:通过吻合支进入脊椎静脉丛,如前列腺癌转移到脊椎,进而转移到脑,而不经过肺;

最常累及的器官:肺、肝;

Krukenberg瘤:

在卵巢表现为双侧卵巢长大,镜下见富含黏液的印戒细胞癌弥漫浸润,这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转移性肿瘤称为Krekenberg瘤;多由于胃肠道粘液癌(特别是胃的印戒细胞癌)转移而来;

注意:Krukenberg瘤不一定都是种植性肿瘤,也可通过淋巴道、血道转移而来;

注意:

绒癌、原发性肝癌、甲状腺滤泡状癌:早期多血道转移;

胆管癌:早期多直接蔓延;

卵巢癌:早期多直接蔓延、腹腔种植;

癌脐:转移性肿瘤边界清楚、常为多个、散在分布、多位于器官表面,由于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下陷,故形成癌脐;

补充:

肺癌:容易转移到肾上腺、脑;

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容易转移到骨;

乳腺癌:容易转移到肺、肝、骨、卵巢、肾上腺;

最容易转移到肺: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转移;

绒毛膜癌的血行转移;

骨肉瘤;

容易转移到肝:

胃血性转移(淋巴转移最喜欢到左锁骨上);

肝癌自身经过门静脉转移(淋巴转移最容易至肝门淋巴结);

结肠癌(血行转移);

锥旁静脉系统骨转移:

乳腺癌→?锥体;

甲状腺癌→?颅骨;

前列腺癌→?骨盆(酸性磷酸酶);

腹内:门静脉→?肝(血道转移);

四肢:体循环→?肺(血道转移);

胃肠道:胸导管→?左锁骨上淋巴结(淋巴道转移);

肺癌:右锁骨上淋巴结(淋巴道转移);

胆管癌:沿胆管上下浸润(自身转移);

很少或者几乎不发生转移,呈局部浸润生长:血管瘤,胆管瘤,带状瘤,基底细胞瘤;鸡蛋带血(基底细胞癌,胆管瘤,带状瘤,血管瘤);

血管瘤:是良性肿瘤,不发生转移,但呈浸润性生长;

带状瘤:为交界性肿瘤,也浸润性生长;

是好发于腹壁肌层和筋膜鞘的纤维瘤,属于交界性肿瘤;

生长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局部破坏性等特点;

基底细胞癌:虽然恶性,但很少转移;

内分泌腺良、恶性肿瘤vs异位内分泌综合征vs副肿瘤综合征:

内分泌腺良性肿瘤

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可分泌过多激素

而引起症状;

包括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的恶性肿瘤,如类癌、神经内分泌癌,可产生生物胺、多肽激素,引起内分泌紊乱;

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可产生、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如ACTH、降钙素、GH、PTH等,引起内分泌症状;

广义上指不能用肿瘤的直接蔓延、远处转移加以解释的一些病变、临床现象;

是由肿瘤的产物(如异位激素)、异常免疫反应(如交叉免疫)等原因间接引起;

可表现为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皮肤等系统的异常;

如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多为恶性,以癌居多,如肺癌、胃癌、肝癌;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属于副肿瘤综合征;

注意:肺腺癌、鳞癌属于;

小细胞肺癌不属于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是神经内分泌起源的;???

注意:内分泌腺的肿瘤(如垂体腺瘤)产生原内分泌腺固有的激素(如GH)导致的病变、临表,不属于副肿瘤综合征;

癌vs肉瘤:

肉瘤

组织分化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高,约为肉瘤的9倍;

多见于>40y成年人;

较低;

有些类型主要发生在年轻人、儿童,有些类型主要见于中老年人;

大体特点

质硬、色灰白;

质软、色灰红、鱼肉状;

镜下特点

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常有增生;

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见于癌巢周围,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转移

多淋巴道转移;

多血道转移;

常见肿瘤举例:

上皮组织

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习惯上将外周神经组织的肿瘤,也归入间叶组织肿瘤;

骨肿瘤以外的间叶组织肿瘤,又称为软组织肿瘤;

神经外胚叶

肿瘤

上皮组织

良性肿瘤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癌

间叶组织

良性肿瘤

间叶组织恶性肿瘤=肉瘤

间质的结缔组织一般较少,但血管常较丰富,故肉瘤多先血道转移;

神经外胚叶,

包括

神经管、

神经嵴;

乳头状瘤

腺瘤

鳞状细胞癌

腺癌

基底细胞癌

尿路上皮

脂肪瘤

血管瘤

淋巴管瘤

平滑肌瘤

软骨瘤

脂肪

肉瘤

横纹肌

肉瘤

平滑肌

肉瘤

血管

肉瘤

纤维

肉瘤

肉瘤

软骨肉瘤

绒毛状

腺瘤

发展为

癌的

几率

较高;

皮肤、

口腔、

唇、

食管、

喉、

子宫颈、

阴道、

阴茎;

胃肠道、

肺、

乳腺、

女性生殖系统

老年人

头面部;

级别越高,越易复发

和向

深部浸润;

级别低者,也有

复发倾向;

无被膜,

界限不清;

多见于

儿童;

=囊状

水瘤;

多见于

小儿;

编织状;

常见于

软组织深部、

腹膜后

等部位;

分布与

脂肪瘤相反;

多见于<

10y儿童、婴幼儿;

多见于

头颈部、

泌尿

生殖道;

多见于

中老年

人;

多见于

头面部

皮肤;

多见于

四肢皮下

组织;

鲱鱼骨;

发生在

婴幼儿的

预后

较好;

CNS原发肿瘤中,40%是胶质瘤;

周围神经系统肿瘤,较常见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有特征性的

Flexener-Wintersteiner菊形团;多见于<3y婴幼儿;

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皮肤、黏膜;

环境致瘤因素:

致癌物: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物质;起启动=激发作用;

促癌物:本身无致癌性的物质,可以增加致癌物的致癌性;起促发作用;

化学物质

多数是致突变剂;

有亲电子基团,可与大分子的亲核基团共价结合,致其结构改变;

起启动作用,引发癌症发生过程中的始发变化;

物理致癌因素

生物致癌因素

主要是病毒;

导致肿瘤形成的病毒称为肿瘤病毒;

间接化学致癌物

直接化学致癌物

紫外线UV

电离辐射

DNA肿瘤病毒

RNA肿瘤病毒

细菌

多数化学致癌物,需在体内(主要是肝脏)代谢活化后才致癌;

少数化学致癌物,不需在体内进行代谢转化,即可致癌;

皮肤鳞癌、

基底细胞癌、

恶性黑色素瘤;

可使相邻的

2个嘧啶形成二聚体,造成DNA复制错误;

X射线、

γ射线、

粒子形式的辐射如β粒子;

HPV:

HPV-6、11,与生殖道、喉部的乳头状瘤有关;

HPV-16、18,与子宫颈等部位的癌有关;

EBV:

与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有关;

HBV:

是反转录病毒;

幽门螺杆菌:G-杆菌;

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的重要病原因素;

与胃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发生的MALT淋巴瘤相关;

幽门螺杆菌胃炎,与一些胃腺癌也有关系,特别是局限于胃窦、幽门的幽门螺杆菌胃炎;

多环芳烃:

致癌的芳香胺类:

亚硝胺类物质:

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致癌性最强;

烷化剂、酰化剂;

如:环磷酰胺,是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抗肿瘤、抗免疫;

金属元素(如镍、镉、铬)、非金属元素、有机化合物;

分2类:

急性转化病毒:含病毒癌基因;

慢性转化病毒:本身不含癌基因,但是有很强的促进基因转录的启动子、增强子;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IHTLV-1有关;

UV可使DNA中相邻的两个嘧啶形成二聚体,造成DNA分子复制错误,故放射性损伤的主要物质是DNA;

正常人,这种DNA损伤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进行修复;

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由于先天缺乏修复DNA所需的酶,不能修复紫外线导致的DNA损伤,对日照敏感,在幼年即发生皮肤病;

放射性损伤的组织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

HPV:

可分泌E6和E7两种病毒蛋白

前者可抑制p53基因产物;

后者可抑制Rb基因产物;

p53基因和Rb基因,为人体内最重要的两种抑癌基因,即HPV通过灭活抑癌基因产物发挥致癌作用;

E6→p

E7→RB78

E6→p53(一年有天);

P53:人类大多数肿瘤与之有关;

abl,慢粒急淋;(阿曼丽很急);bcr→急淋、慢粒;(吉林的曼丽不吃肉)

sis,星形细胞瘤骨肉瘤(形似肉);sis→骨肉瘤、星形细胞瘤(sister的骨肉是猩猩)

ras,肺癌胃癌结肠癌白血病(白人皆废物);ras→白血病、结肠癌、胃癌、肺癌(白玫瑰“rose”结为夫“fei”妻)

erb-B2,肺癌胃癌卵巢癌腺癌(咸鹅蛋不是废物);erb-B2→腺癌、卵巢癌、胃癌、肺癌)(嫌二B“erb-B2”没卵用,为废物)

C-myc,Brrkitt淋巴瘤(噢粑,callmyname);

L-myc,小细胞肺癌(Linda,Youremy小飞飞);

N-myc,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My小飞飞是Nike圣母);

C-myc→Brrkitt淋巴瘤(爆炒母夜叉)

L-myc→小细胞肺癌(小玲母夜叉)

N-myc→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小神农母夜叉)

APC,胃癌结肠癌胰腺癌;(APEC上皆义务);APC→结肠癌、胰腺癌、胃癌(三“结义为”APC)NPC……→游戏……

VHL,肾细胞瘤(Victor~胜利);

P16,食管癌胰腺癌;(异食痞);P16→食管癌胰腺癌;(异食癖)

RB,视神经母细胞瘤骨肉瘤(圣母肉是人民币);RB→视神经母细胞瘤、骨肉瘤(日本是木“视母”骨肉的)

P53→人类大多数肿瘤与之有关

N-nerve-神经N-myc神经母细胞瘤

L-little-小L-myc小细胞肺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liding.com/grljc/9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肉瘤早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