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骨肉瘤早期 > 早期骨肉瘤 > 正文 > 正文

健康科普键盘手还是骨肿瘤教你分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15 10:34:51

互联网时代,大多数人都是机不离手,“键盘手”甚至成为了一种常见病。

需重视的是,很多人分不清“键盘手”和骨肿瘤,极易混淆二者。

那么,什么是骨肿瘤?有哪些症状?与“键盘手”有什么区别?下面,就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骨肿瘤?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

恶性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从体内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还有一类病损称瘤样病变,肿瘤样病变的组织不具有肿瘤细胞形态的特点,但其生态和行为都具有肿瘤的破坏性,一般较局限,易根治。

良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是骨软骨瘤,其次是软骨瘤、骨化性纤维瘤等。其好发部位是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胫骨,其次是手部的骨骼,其中软骨瘤好发于手指(指骨)。

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胫骨。

骨肿瘤有什么症状?

恶性骨肿瘤一般都有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夜间疼痛会加重;局部可能会有肿胀,并影响关节的活动,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病理性骨折。良性骨肿瘤除了有局部的肿块外,一般无明显的症状。内生性软骨瘤是较为常见的良性骨肿瘤,该病多发生于手部,占全部手部肿瘤的90%,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的成人。早期也没有明显症状,到目前为止其病因尚未明确。此病比较“狡猾”,由于肿瘤生长缓慢,所以“潜伏期”比较长,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发病时常伴有关节疼痛、肿胀及手指缩短等症状。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易发生手部功能病损,严重者出现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与“键盘手”有什么区别?

“键盘手”是指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由于手指的频繁、过度的活动,引起肌腱和腱鞘的劳损,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腱鞘壁增厚形成狭窄环,造成肌腱在鞘管内滑动困难,进而出现腱鞘炎。其特点是手部活动时出现疼痛、无力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手指屈曲和伸直困难,即手指在屈曲或伸直过程中突然卡在某一个位置,需另一手协助或者用力活动手指,才可使手指完全屈曲或者伸直,此过程中伴有明显疼痛,有的还会出现弹响声。由此可见,手部内生性软骨瘤和“键盘手”还是具有明显的区别。内生性软骨瘤的发生率总体较低,在肿瘤缓慢生长的过程中,手指的骨骼也被软骨瘤缓慢地“侵蚀”着,当骨骼被“侵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症状和体征。而“键盘手”诱因明确,发生率高,由于手指频繁的活动,引起手部肌腱和腱鞘这些软组织的损伤,所以疼痛一般发生在手指频繁活动后,通过休息、物理治疗等措施,大多数症状可缓解。如果手部在没有外伤或者没有频繁活动的情况下,出现局部酸痛和肿胀,则要警惕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发生,医院拍一张手部的X光片,就可以诊断。

来源

科普中国

编辑

晋中一院宣传科

抗击疫情保障人民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liding.com/zqgrl/944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骨肉瘤早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