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大脑神经细胞在过了25岁以后就不再生长新细胞,已有的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还会不断地衰老死亡。看上去大脑在25岁达到巅峰时刻以后,剩下的只是漫长的下坡路。
不过大脑是个神奇的器官,它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直接。虽然成年以后没有新的脑细胞生长,但大脑依然能够学会新技能,记住新知识。那些经历过脑损伤,比如中风之后的病人,在大脑不能再生新细胞的情况下,也能恢复部分受损的大脑功能。
大脑的记忆和学习并不单纯依赖于增加新的神经元,知识记忆和技能提高主要依靠大脑神经系统的重新建构能力。
神经可塑性
人生那么长,信息更新那么快,很多技能都得边走边学。在中年直到老年,你会不断地接收新信息,学会新技能。学习新的乐器、运动技能,或者是新的办公软件,另一门语言,我们一直都在学习、掌握、运用新技能的路上。没有人仅仅依靠年轻时学会的知识就能度过他的一生。
人的大脑具有重新建构的能力,每次你记住一门新知识,学会一项新技能,你的大脑都有所改变。大脑的改变不受年龄所局限,也就是说,你通过改变已有的大脑结构来掌握新的技能,并不需要新的神经元细胞来储存新技能。有个专门的词来形容大脑的改变,叫做:神经可塑性。
当你学习知识或练习身体技能时,你的大脑会发生3种不同的改变。
1、第一种改变是学习改变了大脑中的化学信号。
无论你是清醒还是睡眠,大脑里的神经元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化学信号的传递活动。当你学习时,大脑增强了化学信号的浓度,提高了神经元之间的交流力量,神经元交流活动的改变可能发生的很迅速,比如只花1分钟你就能记住一个电话号码,或是练习几次你就学会了滑板。化学信号的改变主要能提高短期记忆和短期的运动技能。
2、第二种改变是学习改变了大脑结构。
改变大脑的物理结构比改变化学信号需要更长的时间。改变化学信号形成的短期记忆过了一会儿就忘记了,但是改变大脑结构形成的长期记忆可以一直存在。
我们来看学习和训练改变了大脑结构的实例。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区域中,负责处理空间信息的区域明显增大。因为伦敦出租车司机必须要记住伦敦市市区的地图才能拿到运营执照,刻意练习改变了大脑结构。为了研究出租车司机的大脑结构变化,神经学家还专程对比了有同样驾龄的伦敦市公交车司机,发现没有经过刻意练习,不需要记住整个市区地图的公交车司机大脑结构并没有变化。
3、第三种改变是学习改变了大脑功能。
当你开始学习或是练习后,激活了负责该活动的大脑特定区域。通过练习,特定区域会变得越来越兴奋,它们被激活的方式和时间也能够随之改变。换句话说,当你打通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通路后,大脑能够立刻启动熟练的工作模式。
通过学习,整个大脑的活动网络在发生变化。化学物质、物理结构、大脑功能的改变塑造了大脑的神经结构。大脑的三种改变方式可以独立发生,更多情况下是三种方式协同发展,共同改变大脑。
学习的捷径
既然大脑灵活可变,那有没有一种方法专门用来开发大脑,加快它重新塑造的速度呢?其实这个问题有一种更通俗直接的问法是:学习有没有捷径可走?
很遗憾,目前为止,神经学家没有发现一条通用的学习捷径,也没有研究出一种“聪明药”来改变大脑结构。
神经可塑性在人与人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
每个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有他自己的特征,就像携带着不同的遗传基因一样,每个人的大脑特性叫做“生物标记物”。有人擅长语言学习,对各地方言很敏感,听上几次就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有人擅长维修制造,家用电器、水管开关,出了问题拿把工具就能轻松解决。有人有音乐天赋,一首曲子练习几次就能一口气弹奏出来。有人有运动天赋,无论是滑板、滚轴,还是雪橇、冰刀,练上几次就能掌握技巧,灵活使用。
你可以分析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大脑的生物标记物来扬长避短。在你的能力领域内,付出相同的训练时间和强度,你能获得比别人更优秀的成绩,这是你自己独特的学习捷径。
生物标记物有所不同,需要每个人自我发现。不过对大脑的训练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对所有人都适用。那就是付出行动,刻意练习。在指导中风病人的恢复训练中,神经学家发现对重建大脑唯一有效的锻炼方法是坚持练习。
重塑大脑,最佳的驱动因素是你的个人行为,通过你的刻意练习才能改变大脑结构。练习过程中,逐渐增加任务难度,激发出你的斗志,你的大脑结构能改变得更有深度。刻意练习里面有一个小诀窍叫做85%原则。在一项任务中,重复练习的部分占85%,新技能占15%。每一次给自己一个熟悉旧知识的掌控感,又加一个学习新知识的挑战。这个85%原则适用于学习学科知识,练习身体技能等各方面。
神奇大脑的学习过程是:首先提高大脑里的化学信号浓度,进一步改变物理结构,形成新的大脑功能。
只要你选择了自己擅长的能力领域,有目的有计划地刻意练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优秀的成绩。学习的捷径每个人有一条跟别人不同的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锻炼。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