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会出现膝盖和小腿疼痛的情况
很多家长都把这归结于“生长痛”
但如果长期出现剧痛且无法缓解
那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否则很可能耽误其他疾病的治疗江苏7岁男孩跳跳就因父母的忽视而被截肢前不久,七岁的跳跳晚上一直喊腿疼,家里人也没当回事,觉得这是孩子正常的"生长痛"。没想到,跳跳的夜间疼痛加剧,腿上还有个奇怪的肿块。最后,医生活检确诊为恶性"骨肉瘤"。医生检查发现,跳跳膝关节上的肿块部位是正常人的1.5倍大,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活动,“腿部没法伸直,用止痛药无效,这个小朋友我们觉得非常可惜,在确认没有转移的情况下选择了截肢。”虽然"跳跳"的肿瘤好了,但却永远失去了一条腿。医生在讲到这个案例时,有点心疼和遗憾:要是孩子能早来两个月,或许就能留住健全的身体了。骨肉瘤是常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的恶性骨肿瘤,在青少年恶性肿瘤中只占3%,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肿块和活动障碍,好发于四肢的长骨,特别是股骨、胫骨、腓骨上。
骨肿瘤偏爱青春期孩子
与运动损伤常混淆
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爱“招惹”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因为孩子处于骨骼的快速生长期,成骨细胞受到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后,容易发生瘤变和恶变。
统计显示,在骨肉瘤早期,八成病人能摸到肿块,五成病人会有“夜间痛”,而到了晚期,基本所有患者都会有“夜痛”。时常有患儿家长误将夜晚发作的肿瘤痛当成“生长痛”,把出现在关节的肿块当成“运动损伤”,贴药膏“活血化瘀”,却不知道此举反而加速促进肿瘤生长。五成患儿一确诊已失去保肢机会
目前恶性骨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化疗。化疗可防止肿瘤扩散,手术则通过精准的切除和个体化重建,能够保住大多数患者的肢体,同时保留肢体功能。早诊断、早发现及规范的治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至关重要。早期骨癌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复发、转移的可能,降低治疗难度,避免孩子的肢体残疾。然而,由于骨肿瘤表现复杂、不典型,基层医生对骨肿瘤的影像和病理认识不足、诊疗缺乏经验,加上家长有种种认识误区,尤其是轻信民间偏方、土方,导致五成的患儿在就诊时,病情已至中晚期,失去保肢机会,甚至最终失去生命。家长如何区分
孩子是外伤性疼痛还是肿瘤疼痛?
浙大二院骨科林秾副主任医师说:“骨肉瘤的突出症状是肿瘤部位的疼痛,由肿瘤组织侵蚀和溶解骨皮质所致。临床中很多患者首先发现肢体疼,也都误以为是青春期长身体、锻炼过度或者外伤,因此错过了早期诊断的时机。”
日常区分孩子是否是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症状并不容易,但有三个方面家长可适当注意。
1.外伤性的疼痛往往跟运动有关系,如果跑步或跳跃打球后产生疼痛,在适当休息后能够逐步缓解。而恶性肿瘤带来的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与是否运动可能没有太大关系。相反,这样的疼痛即使在人休息时也可能有。
2.随着时间的推移,骨肉瘤疼痛感会越来越明显。发现疼痛后可以做一定时间长度的观察,看一段时间下来,症状是缓解还是加重了。
3.可检查肢体是否出现局部症状,比如有没有产生肿胀或肿块,若是关节活动都不太灵活了,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林主任表示,以上只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提示,但千万不能用这几点来判断是否患病,关键时刻,还是要尽早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目前,骨肉瘤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因此还无法有效预防。对于这种肿瘤,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才是挽救生命、保全身体的关键。各位爸爸妈妈注意了
孩子身体有疼痛千万别想当然的以为是医院检查否则耽误其他病情后悔都来不及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