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金米村地处秦岭腹地,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小山村。虽说这个村子叫金米,但实际上不产米,过去人们主要还是依靠种植玉米、土豆换取一些米面、细粮。在群众口中,这里过去就是一个“金米无米的穷山沟”。
“我们村以前住的都是土房,走的是土路,天晴了一身灰,下雨了两脚泥,出门办个事也比较难。辛辛苦苦一年劳作,勉强能够个温饱。”村民肖青松说道。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当地将木耳产业确定为脱贫的主导产业,先后引进了五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成年产两千万袋菌包的生产厂和一千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最近兴起的直播带货,给“小木耳”发展成为“大产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穷山沟”有了“金木耳”
直播成为新农活
直播间带货这样的新生事物,带给陕西省柞水县副县长张培很大启发:“电商直播带货正在成为一种扶贫助农的重要方式,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正在成为我们山区贫困群众增收的一个创新性的举措。”
金米村带货主播李旭瑛对此也深有感触。在她看来,对于相当数量的乡亲们来说,手机不仅仅是用来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而已,更是一个生产工具,动动手指,点点屏幕,网上接接单。在广大农村,手机直播已经成为一个新农活。
发展产业之外,当地政府还在整个村域内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升级道路、修建河堤、推进网络覆盖以及增加学校、卫生室等公共配套服务。现在的金米村焕然一新,发展环境全面优化,绿水青山生机盎然,成为了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脱贫攻坚给金米村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大家的收入提高了,很多人开上小汽车,人人都用上了手机。肖青松高兴地说:“我今年承包了两个木耳大棚,一年能挣四万多块钱,我还想继续承包木耳大棚,挣更多的钱,让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挣到钱了,争取还想买个小汽车。”随着木耳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米村人正在回到村里。
“中国扶贫第一村”
拔掉“穷根”、甩掉“穷帽”
“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曾是人们对福建宁德赤溪村的印象。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个有着“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小村庄成功脱贫致富。
谈到赤溪村的变化,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充满喜悦:“这几年赤溪村山越来越绿了,田也越来越美了,街道也越来越美了,老百姓的脸上笑得更加灿烂了。我们村两委干部信心更足了。”
“90后”杜赢是赤溪村第一个返乡创业大学生。对于杜赢来说,赤溪村一直都给他一股力量,那就是: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杜赢坚信,一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一群人的努力也能改变一个地方的命运。
赤溪村的变化也让人民日报记者朱隽感触良多:“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有千千万万个和赤溪村一样的村庄,拔掉了‘穷根’,甩掉了‘穷帽’,迎接新生活,开启新奋斗。我很幸运,能在这样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业中,见证这些历史性变化,记录这些历史性成就。”
杜家住表示,接下来当地将按照乡村振兴的目标,挖掘民俗文化,把扶贫工作融入到乡村的生态大旅游,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村民脱贫“光棍”脱单
“懒汉酒鬼”甜蜜转型
龙先兰和吴满金是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一对夫妻。二人经营蜜蜂养殖,事业红红火火,他们的产品有一个很有寓意、很好听的名字叫金兰蜜。同时,他们也是总书记曾经关心过的十八洞解决脱单问题的先行者。以前的龙先兰长期打光棍,也因为脱贫与满金结缘。
十八洞村创业村民夫妇
龙先兰说,他是一个孤儿,以前家里特别穷,自己还曾经是一个酒鬼、懒汉,常常喝在哪里醉在哪里,睡在马路边,甚至睡在垃圾旁边。当年虽然和吴满金在相亲大会上牵手成功了,但是遭到她父母的反对,“因为我这个人懒惰,什么都不做,整天就会喝酒,给很多人的印象特别不好。”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组成了小家庭,并在当时扶贫队长的帮助下开始养蜂。他们得到了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还有金融扶贫和小额贴息贷款,渐渐从4箱发展到14箱、24箱到40多箱。到了年,两人的收入达到了50多万元。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廖良辉介绍,自从脱贫攻坚以来,湘西无论是经济社会建设,还是城乡面貌,都是历史上变化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年,全州的贫困人口超过了65万。到年,贫困人口减少到人,湘西州八个县市全部脱贫摘帽,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老百姓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来源:人民网
要闻速览习近平: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6月3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孙春兰在北京调研高考准备工作时强调筑牢疫情防控和高考安全防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30日上午到北京市检查高考准备工作,她指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万,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集体性活动,是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大考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压实疫情防控和高考组织的各方责任,确保广大考生和考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高考安全平稳有序。
胡春华强调: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普查任务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电视电话会议3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举措、细化落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普查任务,为党中央适时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数据支撑。
三农发布7月1日起,我国首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关海域试行为期三个月的自主休渔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促进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通知》(农渔发〔〕16号)要求,自7月1日起,我国首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关海域试行为期三个月的自主休渔。首次实施公海自主休渔,是我国开展公海渔业资源养护、促进公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创新举措。
两部委: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立台账防止环境污染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规模养殖场应制定粪肥还田利用计划并建立台账,提前确定粪肥还田利用计划,及时记录粪污日处理量和粪肥施用时间、施用量与施肥方式等,确保台账数据真实准确。
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全面上线6月30日,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上线试运行。今后,企业和群众办理农业农村部的政务服务事项,均可“一键评价”,差评事项将第一时间得到核实确认和整改落实。
聚焦三农“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全面完成6月30日,随着四川阿坝夹壁—马塘千伏线路工程带电投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域内“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5省(自治区)个贫困县,万户万居民自此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甘肃省下发万元救灾资金支持农业生产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日前,该厅下达省级农业生产救灾资金万元,以支持各地开展救灾工作。据悉,此笔救灾资金主要用于严重受灾地区购买种子、种苗、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补助,修复因灾受损的农业设施。
山东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个6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目前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已完成万户,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75%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以上。年以来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万亩,全省共创建美丽乡村级示范村个。
河南出台“硬核”政策助力返乡入乡创业为了让返乡入乡创业的老乡吃上“定心丸”,6月28日,从河南省政府获悉,省发改委、人社厅等24个部门和单位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21项“硬核”措施,进一步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肉牛生产稳中有增农业农村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liding.com/zqgrl/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