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武汉60多天了,北京医疗队的名队员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医疗队员们一进入工作状态,脑子里全是病人的安危,出了病房才有空想想孩子、家人……在武汉度过的这60多个日日夜夜里,白天,他们争分夺秒;夜晚,他们思绪入梦。今天晓龙的武汉战“疫”笔记,就让我们一起走进6位医护人员的梦里去看看!
晓龙日记
3月26日
医院阮筝
3月1日凌晨,医院的阮筝下夜班回到驻地,倒在床上的时候天就快亮了。她打算好好睡一觉,最好能睡到自然醒。睡梦中,阮筝觉得有一双手掐着自己的脖子喘不上气来,憋闷得够呛,而这也正是新冠肺炎的症状之一。“我不会被感染了吧?”她不断地问着自己,开始大口大口喘粗气,实在受不了了,突然就被憋醒了。黑暗之中,她都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身体的不适感一阵阵地传来。来武汉一个多月了,大家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她知道,她这是想家了,想女儿了。望着黑漆漆的天花板,阮筝哭出了声。
医院李野
同是医院的李野这个“夜班”还挺忙。他刚刚给11床的大爷翻完身,大爷就又咳了起来,而且肺里有痰,得赶紧吸。没想到,大爷今天的痰格外多,怎么吸也吸不完。这边儿操作还没结束,那边的铃又响了,隔壁阿姨跟李野说:“姑娘赶紧帮我输上液。”护目镜上有哈气,李野的手指尖又被几层手套勒得发麻,她手里拿着的针怎么也扎不到血管上,急得李野汗都下来了。这时,阿姨的脸庞渐渐模糊起来……李野一下子惊醒了,感觉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
医院董桂银
对于医院的护士们来说,尽管41床的叔叔已经64岁了,但仍属于“年轻人”,因为这个岁数了他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因此大家都希望他能尽快“拔管儿”,早点儿好起来。41床的叔叔容易躁动,董桂银和吴忠艳会经常摸摸他的额头,拉拉他的手,轻轻地在他耳边说些鼓励的话。这个时候,病人就会很快安静下来。此时的董桂银有点纳闷儿,今儿晚上我怎么搬到重症病房来住了,旁边住的就是每天护理的41床?不过也好,能守着病人倒也踏实。董桂银刚迷糊着,就听见了旁边的呼吸机急促的报警声,睁眼一看,病人自己拔掉了身上的管子从床头已经挪到了床尾。董桂银一下就蹦了起来,她一边赶紧喊人帮忙一边去安抚病人,她一声声地喊叫着,就这么把自己喊醒了。
医院孙雪莲
医院的孙雪莲躺在床上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给身边的老公讲在武汉时,这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此刻,手机突然响了:“护士长,请教您个事儿……”孙雪莲迷迷糊糊地接完电话回到床上,想继续给爱人讲武汉故事。她侧脸一看,身边空了,敢情是个梦……
医院蔡卫敏
疫情终于结束了,蔡卫敏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在打开家门的那一瞬间,看到儿子兴奋地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等在门口:“妈妈你看,我被录取了!”蔡卫敏一下子乐醒了……
医院李红
院感组组长李红真羡慕大家还能做个梦,她每天能睡上三、四个小时就不错了!上管着天下管着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的李红,晚上一闭上眼,看到的就全是“错”!她眼前就像“过电影”一样:又要开新病区了,哪个环节还有隐患?谁的防护还不到位?医疗废物从哪儿走……疫情只要一天不结束,她就一天不踏实。在武汉上过5年大学的李红真希望这场疫情对于武汉、对于全国、对于全世界来说就是一场梦。
北京医疗队的队员们也都盼着一觉醒来,“疫”往不复,春花烂漫……
记者
王晓龙
编辑
张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