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前“清洗”、打击教育培训行业,学科类培训一律登记为非营利机构,严禁教培机构“资本化”运作包括上市。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周六(7月24日)官宣,政策严苛,远超市场预期,港股和美股的中国教育股已在周五闻风暴跌。
业内人士解读,上述重磅文件主要的作用是遏制校外培训行业不能成为一个逐利的产业,并解决教育焦虑、教育公平和学生课程负担、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等深层次问题。
外媒也刷屏了。
后浪君常听朋友们说起,补课席卷中国,几乎全民焦虑。而值得一说的是,其实,英国的家教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少家长也大下血本,甚至每周花镑请家教。但为什么英国课外辅导未造成全民焦虑?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但中英两国的“鸡娃”也有不少差异。两国的孩子都在补什么?要花多少钱?鸡娃的目的和补课的实际结果有什么异同?英国模式有何启发?
补课都是什么动机?
在中英两国,都有家长曾经坚持不给孩子补课,但最后都投降了。
中国:
深圳的肖先生向“英伦后浪”大吐苦水:
“现在的孩子,当然比我们那时候聪明多了。但我觉得,现在的课程设计和考试,不管是数量还是难度,都是为天生的学霸们定制的,超越了很多孩子心智的发展水平。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内容跟不上,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我曾经坚持不让孩子补课,但从四年级开始,孩子明显掉队了。到了五年级,我只好投降。”
“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高考仍然是向上流动或维持现有阶层的主要途径,大家都不敢松劲,压力层层转移,自然水涨船高。”
“英伦后浪”询问了多位中国家长,并在几个活跃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liding.com/grlzy/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