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改革,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解决大病、重病、慢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医院与昆明医院签订精准健康扶贫合作协议,双方在临床诊疗、技术支援、进修培训、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和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
医院院长姜斌(左一)介绍情况
在过去,医疗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随着发展已逐渐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康复显得越来越重要。让病、伤、残者已丧失的功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早一天融入社会,重新走向生活、工作和社会。
昆明医院专家团队支援永善县
11月28日,云贵区域康复专科联盟试点正式在医院挂牌,永善县康复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昆明医院与医院打造的医联体,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是一件大事。
日前,小编前往医院康复中心打探,只见康复训练室里各种先进康复治疗设备齐全,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患者可以放心疗养。
医生使用干扰电治疗仪为患者倪永秀治疗
在解道坤医生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康复中心三楼。32岁的金安伟在这里治疗,金安伟年突然晕倒,导致小脑损伤,知道医院康复中心成立后,他的姐姐金安凤、弟弟金安涛一起把金安伟送到康复中心检查治疗。“加强锻练,强化神经功能刺激,康复70%左右还是有希望的。”解道坤说。
医生在为患者金安伟检查
溪洛渡镇兴隆社区三街的张振伦,不小心伤着腰部,在康复师张美的引导下,利用SET悬吊运动控制训练系统进行腰肾的核心筋力康复训练。“动态持续运动,效果不错。”张振伦说。
患者张振伦在接受腰部康复训练
69岁的丁仕宽老人患有脑梗,右脑偏瘫,这是老人第二次犯病。住进康复中心后,医生对他进行了针灸和精细功能训练,在医生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老人能拿起小棒放到指定的位置。
脑梗患者丁仕宽接受训练
在医疗室,配置了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仪、音乐放松催眠治疗仪等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设备,对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疾病,形成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的科学治疗与康复整套系统。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短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俨然一个集功能评定、语言吞咽治疗(ST)、物理因子治疗为一体的标准化康复中心。
智能天轨移位训练系统
针灸室里医生们正在为患者烤着红外线理疗烤灯,在语言吞咽治疗(ST)室的隔壁就是物理因子治疗室,床上躺着的是务基镇回龙村三角树村民小组的倪永秀,倪永秀患有腕关节炎,时不时就会抽筋。
针对病情,医生用新引进的干扰电治疗仪,利用PMC电流的浅表电刺激效应及IFC的深部干扰治疗,完美展现三维立体动态干扰技术消肿和恢复肌肉弹性,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患者腰腿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没有明显疼痛,很舒服,效果好。”倪永秀老人说。
10岁的脑瘫患儿王发波,父亲去世后,母亲离家出走,跟着伯伯王芝米、伯娘和婶婶长大,医院等四处寻医,已花掉7万余元。得知情况后,医院启动健康扶贫慈善基金康复救助计划,向王发波发放了救助卡,定期到康复中心接受训练。
11月29日,三个伯娘一起将王发波送到医院,在伯伯和医生的引导下,用手扶着两边的扶手成功的通过平衡阶梯,第一次用右手将小积木递给伯伯后开心笑了。
脑瘫患儿王发波在训练
上下肢康复机器人据了解,医院康复中心将围绕神经康复、骨伤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领域,把中西医结合,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结合,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辅助器具)结合,打造特色的整体康复治疗专科联盟。
康复器械
永善县康复中心的建立,促进了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精准健康扶贫”医疗合作,实现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将让更多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自主生活能力。
﹌﹌﹌﹌﹌﹌﹌﹌﹌﹌﹌﹌﹌﹌﹌﹌﹌﹌﹌﹌﹌﹌﹌﹌﹌﹌﹌﹌﹌永善:舞动“龙头”促脱贫
永善和中山小榄携手,让贫困劳动力脱贫有道!
厉害!永善29岁小伙勇夺省残运会冠军(视频)
号外,永善再添一块“国字号”招牌,全省唯一!
文图/田明
编审/陈洪校对/杨艳编辑/马进荣王铫
投稿/ysxxw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