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今年21岁,于1个月前发现上臂皮下肿了一块,摸了下,这东西硬硬的,但又不痛,而且很固定没有移动性,皮肤表面无发红、发热、溃疡等。黄先生觉得很奇怪,这肿块又不痛,是长了肿瘤吗?于是经朋友介绍来本中心就诊。
本中心左上臂及肱骨MRI平扫+增强扫描:结果如下图
T1WI
T1压脂序列
T2WI
T2压脂序列
ADC
DWI
增强扫描
显示:
左肱骨上段内侧见2处骨质突起,较大者位置靠下远离干骺端,呈菜花状,大小约2.5cm×4.0cm×5.2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病变与肱骨上段皮质相连,髓腔相通,并可见软骨帽,以较大病变的软骨帽明显,呈等T1长T2信号,TFS明显高亮信号,增强扫描后软骨帽明显环形强化,余部无明显强化。邻近肱二头肌受压改变。
什么是骨软骨瘤?
1、骨软骨瘤又名骨软骨外生性骨疣或外生骨疣,是指发生在骨表面,表面覆以软骨帽的疣性隆起,是较常见的骨肿瘤,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3。
2、本病多见于11-30岁。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较为多见。
骨软骨瘤的主要临床症状?
1、缓慢生长的硬性包块,无自觉症状(主要)。
2、稍大的肿瘤有时可见皮下有一突起。
3、当肿瘤过大,由于解剖部位不同可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若肿瘤或停止生长的肿瘤突然长大或生长迅速,轮廓模糊不规则,皮肤表面溃疡及静脉曲张,伴有夜间疼痛等,应考虑恶变可能。
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
1、骨软骨瘤的X线征较具特征性,其中较为典型者是位于长骨干骺部的骨软骨瘤呈外生性生长,其生长方向与相邻关节相反。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
●单发性者(也称外生性骨疣),体积较小,无遗传性,多在儿童期发病,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
●多发性者(称骨软骨瘤病,又称多发性软骨性外生性骨疣),体积较大,有遗传性,往往在四肢长骨呈对称性发生。
2、骨赘的骨皮质和骨松质骨与母骨相连。病变形状不一,可有一个很长的蒂和狭窄的基底或者很短粗呈广阔的基底,较大的肿瘤其顶端膨大如菜花,悬垂状骨性骨块,其尖端朝向邻近关节相反方向。外面是软骨帽和纤维膜。端部有不同程度的钙化。CT、MRI检查可观察软骨帽的厚度及软组织情况。
3、随着时间的推移,骨软骨瘤的顶端周围可形成一粘液囊,此囊也可出现并发症,如骨软骨游离体和滑膜软骨化生,偶可恶变为软骨肉瘤。
年轻人遇到骨干无痛性肿物不要慌,先做一个影像学检测,见到帽状突出骨轮廓外的肿物,一般是骨软骨瘤,该肿瘤将随着骺板闭合而停止生长,且恶变率较低,若出现局部疼痛、妨碍活动或压迫血管时才考虑手术切除。
本文由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任宗乔医生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