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骨骼
超声波难以穿透正常成人骨骼,仅能扫查到靠近探头侧的骨皮质回声,骨内结构不能显示。当炎症、外伤、肿瘤等病变破坏骨皮质时,骨皮质可变薄、中断或产生骨质溶解,在这些情况下,超声波声束易于穿过骨质,声像图可显示出骨深层的组织结构与病变。
同时,超声还可显示病变骨周围软组织的继发改变,实时观察邻近关节的活动情况。彩色多普勒成像还可显示病变区血流动力学信息及病变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婴幼儿骨组织未完全发育成熟,骨化不完全,超声波可对其进行部分显像。
正常骨骼声像图表现1.正常成人骨皮质表面呈完整光滑的带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图1)。
图1正常骨骼声像2.骨骺端膨大,软骨性骨骺,骺板和透明软骨显示为均匀低回声,边缘光滑。
3.骨骺骨化中心呈斑点样强回声(图2)。
4.纤维软骨呈中等或高回声。
图2正常骨骼声像常见骨骼疾病声像图表现一
骨折
1.骨折部位可见骨皮质强回声带连续性中断(图3):骨折两断端分离及错位时,两断端之间呈不规则低回声区。肌肉收缩致骨骼产生缩短移位时,骨折部位横切面显示为部分重叠的两条强回声带。粉碎性骨折时,在骨折断端间可见游离骨片产生的孤立斑点状或块状强回声,并常伴后方声影(图4)。嵌插性骨折发生于干骺端或头颈交界处,骨折端处骨皮质回声常不光滑,声像图上呈现为成角状变形或出现不规则回声增强,但无骨皮质回声中断表现。
图3骨折声像图4骨折声像2.骨折端周围可见无回声区:软组织肿胀增厚,回声减低,有时可见骨膜下血肿形成的无回声区以及抬高的骨膜线状回声。
3.骨折延迟愈合或发生骨不连时:骨折断端完全分离,距离较大,骨痂形成不良或无明显骨痂,两断端呈致密高回声,或断端间可见不规则高回声。
超声检查适用于探查长骨骨折,对探查X线检查表现为阴性的软骨骨折尤其具有优势,但超声成像一般不适于探查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的骨折病变。同时超声成像对骨折全貌的了解和骨折愈合后坚固程度的判定不如X线准确。
二
骨髓炎
1.急性骨髓炎:病变早期仅见骨骼病变部位周围软组织肿胀。当感染致骨皮质受损破坏时,声像图显示骨皮质粗糙不光滑,随着病情进展,继而出现骨膜下脓肿所形成的带状无回声区,此时多可见骨膜回声被掀起呈拱形抬高并增厚(图5A,B),病变周围血流信号丰富。
图5A,B急性骨髓炎声像图2.慢性骨髓炎:病变处骨皮质表面带状回声增强,粗糙不平。骨瘘孔处见骨皮质回声中断,部分病变可透过受损的骨皮质显示粗糙的骨髓腔,并可见局限性死骨的强回声斑点,后方伴声影(图6)。病变形成皮肤瘘口时,骨骼病变周围软组织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以及迂曲的管道,管道自髓腔通向皮肤瘘道口。
图6慢性骨髓炎声像图三
骨肿瘤
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软骨瘤等是常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而骨肉瘤、软骨肉瘤等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继发性骨肿瘤可由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
1.良性骨肿瘤:在骨内膨胀性生长或自骨面向外生长,呈现占位效应的声像图特征,肿瘤边缘较清楚,肿瘤局部骨皮质隆起。无病理性骨折时,骨膜回声连续,骨折时则骨膜回声中断。肿瘤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透声好,无声衰减,血流信号不丰富。肿瘤一般不侵犯软组织。
2.恶性骨肿瘤:肿块呈浸润性生长,破坏骨皮质向外扩散,致骨皮质回声连续中断或变薄,骨膜回声增厚,或断裂。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散在的强回声及无回声混杂,后方有声衰减。肿瘤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侵及软组织(图7)。
图7恶性骨肿瘤声像图
常规超声检查难以对骨肿瘤做出定性诊断,需通过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组织活检来获得明确的定性诊断。
关节
超声检查适宜于滑膜关节,声束易于穿透该类关节进行显像。
正常声像图一
膝关节及腘窝
1.髌上囊:位于股四头肌腱远端的深面与股骨之间,呈薄层低回声。正常人滑囊内可见少量液体,滑囊液体深度少于2mm(图8)。
图8髌上囊声像图2.髌骨上横向扫查时,两侧股骨髁呈半圆弧形带状强回声,两侧股骨髁及髁间窝表面覆盖的薄层透明软骨呈厚度一致的均匀低回声,成人软骨厚度为2~3mm(图9)。
图9股骨髁声像图3.膝关节交叉韧带:多呈低回声带状结构,有时可呈相对高回声。前交叉韧带,从胫骨前上缘约1.5cm处离开,稍向后斜行至股骨外髁内面,一般只能看到其胫侧的2/3~1/2部分。后交叉韧带,从胫骨后上缘起始,稍向内斜前行至股骨内髁,超声检查可显示其大部分,并表现出明显的边缘回声。超声显像不能显示前后交叉韧带的股骨附着部分(图10)。
图10膝关节交叉韧带声像图
4.膝半月板纵向扫查时:可显示半月板的横切面,呈尖端朝向关节腔的楔形结构,位于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边缘光整,回声均匀,为中等回声强度,高于邻近软骨回声(图11)。
图11膝关节半月板声像图
5.腘窝纵向扫查:在皮肤、皮下脂肪之下,可见腘动脉、腘静脉的管状结构回声(图12)。
图12腘窝声像图二
髋关节
1.髋关节前方平行股骨颈扫查:声像图除显示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外,并可见股骨头、股骨颈、髋臼前缘、关节囊和髂股韧带结构回声,且均分别呈高或强回声带。股骨头呈半球形,表面软骨为薄层的低回声带(图13)。
图13 髋关节声像图2.关节囊回声带下沿至股骨颈皮质回声带间的低或无回声,为关节腔前间隙:正常前后径小于6mm,两侧差小于2mm。年Tegnander等报道,2~16岁儿童宽度平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的范围为5.1~7.3mm。
3.新生儿及婴幼儿髋关节冠状切面声像图:软骨性股骨头,软骨性髋臼盖、大转子及Y形软骨显示为低或近似无回声。髂骨、骨性髋臼盖、关节囊、股骨颈及干显示为高或强回声(图14)。
图14新生儿及婴幼儿髋关节声像图常见疾病一
关节积液与滑膜炎
1.关节腔:增宽,关节囊向外扩张,关节腔及周围滑囊见液性暗区,出血、感染或存在组织碎片时,暗区内可见点状、絮状的稍强回声(图15)。
图15膝关节关节积液声像图
2.滑膜:可见增厚肥大,呈丝带样、结节样及绒毛样。彩色多普勒成像时,增生的滑膜内显示丰富血流信号,提示存在滑膜炎症(图16)。
图16膝关节滑膜炎声像图超声对大关节及其所属滑囊积液,诊断准确可靠,并可指导穿刺引流积液。多种病因导致的关节积液,声像图上可显示出积液的共同特征。病因的鉴别,须结合病史、症状、关节液化验及X线检查进行判断。
二
类风湿关节炎
图17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声像图1.关节滑膜增生明显:表现为滑膜不均匀增厚或呈绒毛状向关节腔内突出。活动性炎症时,彩色多普勒成像显示滑膜血流信号增多。
2.关节软骨及骨破坏:软骨变薄,厚度不均,回声增强,软骨下骨皮质回声中断或凸凹不平。
3.关节及其邻近的软组织肿胀:滑囊积液,可有腱鞘周围积液,部分患者在关节的伸侧及受压部位,在相关的筋膜、肌腱、骨膜上出现长圆形或圆形类风湿结节,直径多为2~5mm,呈低回声。
三
腘窝囊肿
图18A,B腘窝囊肿声像图1.腘窝区:呈现边缘清楚光滑,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肿物,无搏动,囊内偶尔可见分隔回声。合并出血或感染时,其内可见多发的点状或絮状稍强回声。
2.囊肿有一颈部自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突出:囊肿较大时,可延伸至腓肠肌下方。体积较大的囊肿可发生破裂,液体外渗可导致周围软组织继发性炎症,深静脉血栓等。
3.囊肿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4.继发性腘窝囊肿与膝关节腔相通:可合并膝关节原发病的相应异常声像图改变。
四
膝交叉韧带损伤
1.韧带肿胀:回声减低。完全撕裂时,韧带连续性中断或回声缺失,牵拉试验无拉紧现象。
2.韧带周围血肿:髁间窝血肿间接提示前交叉韧带撕裂。
3.韧带有断裂、吸收和萎缩:呈不均匀“镶嵌”样回声或出现点状高回声。
4.关节内积液:关节间隙增宽,滑膜增厚时,常为合并关节内骨折或半月板损伤之声像图特征。
五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1.完全脱位:股骨头与髋臼完全分离,股骨头向后上方软组织内移位,髋臼窝内空虚且浅平。骨性髋臼盖内缘平坦,不规则。
2.半脱位:股骨头与髋臼间出现较宽的间隙,头与臼不能完全嵌合,骨性髋臼发育不良,由于股骨头向后上方移位,髋臼盖受压变形。
本文内容节选自《骨科学教程》谢明星,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投稿邮箱:gujinz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