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永辉超市道歉了!
“妈妈,我一定配合治疗,万一哪天我没有撑过去,一定要医院做医学研究,角膜捐献给看不见的人,不要再让其他小朋友遭受痛苦了,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医院的病房内,13岁的花季少年王家卫躺在病床上,虚弱地向母亲说出他想捐献角膜遗体的想法。
母亲王翠娥这时已经陪伴儿子治疗骨肉瘤两年,她轻轻抚摸着儿子后背,哽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任由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她强忍住心痛,轻轻地说:“宝贝,你只要配合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的。”
4月14日上午,与病魔斗争两年的王家卫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病魔的魔爪,他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而几天前的那段话,成为他最后的心愿。母亲王翠娥伏在王家卫的枕头边,慢慢说道:“孩子,妈妈已经联系湖南省红十字爱尔眼科角膜接收站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他们马上会来接你,帮你完成你这小小的年纪、大大的心愿。”
▲4月14日,王翠娥签下了角膜遗体捐献协议书,把儿子王家卫的遗体角膜无偿捐献出来。图/受访者提供王家卫是长沙县黄花镇东塘村人,年出生,他一直学习成绩优异,在年小学升初中时,家人发现他与同龄人相比,走路有点慢,而且走快一点就腿痛。医院检查,发现是骨肉瘤。随后的两年,小家卫跟着父母在湖南省内四处寻医看病,成为一名与病魔斗争到底的坚强“小战士”。
王家卫的父亲王志明说,儿子很坚强乐观,一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打针做化疗从不叫痛,时间久了,在病房里也成了病友们的开心果。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家卫带着小病友们,围着病房跟病友们拜年,表演节目,把大家都逗得很开心。几年的治疗,家卫也发现跟他一样得这个病的病友还不少,“他说以后想学医,把这个病研究透,让大家少受折磨。”
王家卫走之前,最想念的还是学校和同学们。年,做了手术及30次化疗之后的家卫病情有好转,他终于可以上学了。来到学校的第一天,他在教室久久不想离开,他等同学们都走了,主动把全教室的卫生搞得一尘不染,第二天,班主任当着同学们的面表扬了他。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可是,好景不长,他的病情又出现反复,为了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家人只好接他回家。
年4月14日,王家卫带着对人生的眷恋,安详地走了,但对他来说,可能也是解脱。按照他的遗愿,王志明夫妇郑重地签下了角膜遗体捐献协议书,把王家卫的遗体角膜无偿捐献出来。
“能让自己生命的价值延续,是孩子的愿望,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从病痛中走出来。”王志明表示,这几年来,医院、医生以及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向他们表示感谢,角膜遗体捐献也是家卫最后为社会做的贡献。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潘爱华教授表示,家卫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升华,大爱在奉献中延续,医学教育事业永远惦记他。
医院角膜移植专家王科华主任介绍,经评估小家卫的角膜质量非常清澈透明、活性高,已匹配出合适的角膜盲症患者,将在近日完成移植手术。
-END-
大家都在看“星沙时报”视频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liding.com/grlhz/8276.html